=鄒驥曾任聯合國氣候談判中國政府專家組成員、談判代表團代表。
過往數十載痛心疾首的呼吁,都不如一個夏天的高溫所帶來的感受更真實:全球同熱,考拉在火光中尖叫著慘死于森林之中。
不過正如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所說的那樣,既然改變已經發生,我們也要努力逐一適應氣候變化的這些影響。
鄒驥曾任聯合國氣候談判中國政府專家組成員、談判代表團代表。在他看來,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水資源分布紊亂、農業減產、生物多樣性受損、海平面上升、基礎設施建設和人體健康等六方面,而“應對氣候變化的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很大,要全球共同行動,并且要持續幾十年的努力才能見效”。
而針對今夏突出的缺電
問題,他解釋道,“我們并不是缺電量,而是缺
電力?!?/div>
“在炎熱的夏天,大家集中用電,機組就顯得不夠用了,但并不是一年到頭總不夠用,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發電站機組的利用率只有70%(據如下數據:4000/5500),即一般火力發電廠的機組年利用小時數設計上為每年5500小時,但實際平均利用小時數約為4000小時,有1500小時是閑置的?!彼Q。
針對儲能,鄒驥提出,中國的一個資源優勢就是星羅棋布的水庫,因此我國擁有大力發展抽水蓄能的優勢,在很多地區還有發展風光水多能互補的條件,同時開發小時級化學儲能和季節級的蓄能與調能措施,并應重視加強輸配電網的電力調配功能,再配合用電側的響應調節,全系統的電量和電力平衡大有潛力。
來源:第一財經電視截屏
氣候變化六大負面影響